近日,经济管理学院召开新学期第二次教学工作专题会议,围绕合格评估、教学改革、人才培养等重点工作进行深入研讨和全面部署。学院领导班子及各系部负责人、全体教师参加会议。

一、深化教学改革,全面推进OBE理念落地
市场营销系主任解萍老师在会上分享了苏州工学院以OBE理念为基础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经验。她重点介绍了从合格评估到审核评估的过渡要求,强调试卷分析需融入持续改进理念,详细解读了ACBSP商科认证的评价维度。解主任指出,人才能力要求需做到可衡量、可评价,倡导构建面向产出的课程教学大纲,为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新思路。

二、深化教学改革创新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
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魏云逸老师对本学期教学工作进行系统部署,重点围绕教学质量提升和教学组织创新两个方面展开:
(一)细化教学过程管理,严把质量关
魏副院长从四个维度对教学质量管理提出具体要求:一是教学大纲修订工作需在9月26日前完成,要求充分融入OBE理念,体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;二是强化试卷分析的质量改进功能,重点核查上一学期改进意见的落实情况及实施效果,学院将于下周开展试卷资料专项检查;三是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管理,学校将转向实验资料检查,第5周起校督导重点检查实验课教学,同时要求理论课教师督促学生坐前三排,并关注教师着装规范与学生课堂状态;四是及时完成补考试卷成绩录入工作,确保教学运行顺畅。
魏副院长特别部署了本学期的磨课工作计划:成立学院磨课专家小组,以系为单位成立磨课审查组,实施“教学资料审查-听课评课-改进提升”的闭环管理。计划分三个阶段推进:第八周前完成第一轮磨课,第十二周前完成第二轮,第十五周前完成第三轮。期间将组织两次公开课展示(第九周和第十三周),要求教研室教师听课参与度不低于80%,并安排各系20%教师(含外聘教师)进行公开展示,通过多层次、全覆盖的磨课活动全面提升课堂教学质量。
(二)创新教学组织模式,优化运行机制
魏副院长介绍了基层教学组织工作优化方案,推行“模块分化、专人专责”的创新管理模式。方案设立七个专项工作模块:教学管理与保障模块负责日常教学运行;教师发展与协同促动模块实行新老教师协作机制;教学大纲教案优化模块专注教学文档质量提升;论文管理与实践能力培养模块强化学生实践能力;实习管理模块规范实习全过程;课堂质量提升模块由经验丰富教师负责教学质量监控;校企产教融合模块深化产学研合作。通过模块化分工协作,构建高效有序的教学运行体系,全面提升教学管理效能和人才培养质量。
三、强化学生管理,筑牢安全稳定防线
经济管理学院党总支书记邓之增老师就学生管理工作提出要求:已完成迎新工作,但多名学生退学导致部分专业人数缩减,需持续推进学生综合测评与评奖评优工作。要求各系班主任在9月28日军训结束后3天内开展新生专业认知教育,重点关注学生心理健康、自媒体内容监测和直播情况。邓书记同时强调安全工作,特别是十一假期期间的交通、用电、防火、防诈骗等安全事项。
四、凝聚改革共识,推动全员参与评估
经济管理学院李院长在总结讲话中强调,要强化基层教学组织建设,赋能教学运行管理,推动全员参与合格评估。他指出教学改革是迎接合格评估、提升人才培养质量、实现教师与学院共同发展的必然要求。学院将推行教学运行全过程模块化管理,将工作拆解为若干模块,每个模块成立专项工作小组,明确工作职责与流程,构建高效管理矩阵。李院长强调全员参与是关键,学院将对表现优秀者在绩效评定等方面予以倾斜。

本次会议明确了新学期教学工作的重点任务和实施路径,为学院深入推进教学改革、迎接合格评估奠定了坚实基础。全院教师将进一步统一思想,凝聚共识,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新学期的教学工作中,共同推动学院人才培养质量再上新台阶。
经济管理学院
2025年9月23日